——襄州区人民医院高质量书写呵护健康答卷系列报道之三
赴孝感市孝南区学习考察公立医院备案制编制管理工作
(全媒体记者 张启才 韩秀嫣 通讯员 程贺轶)功以才成,业由才兴。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根源性要素。
为提升区域医疗水平,促进市域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发展,补齐区域卫生健康服务短板,加快建设“健康襄州”,切实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根据市委人才办《党委(党组)书记抓重点人才项目责任制实施方案》(襄人才发〔2022〕4号)精神及相关要求,襄州区决定以区域医疗行业龙头单位襄州区人民医院为主体,拟实施“聚才引智 让群众更有医靠”项目,明确2024至2026年襄州区公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完善政策、健全机制,卫生人才数量、素质、结构、分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襄州区人民医院积极响应,出台《襄州区人民医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草稿)》(2024年—2026年),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提高全院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遵循人才发展规律,聚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健全完善政策机制,激发人才活力,加快打造区域性卫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建设“健康襄州、健康襄阳”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以人才第一资源,激活了医院高质量建设发展的“一池春水”。
用力引人才,领跑发展“加速度”
“2023年,襄州区人民医院共招聘各类人才38人,全院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已近100人。”襄州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姚文林向记者介绍。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核心要素。
襄州区人民医院坚持定期参加省内外校园招聘与院内长期招聘相结合,与丁香园等医学人才招聘网站加强合作,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积极探索备案制编制新政策,先后与襄州区委编办、区人社局等组建专班前往孝感市孝南区卫健局、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地考察学习,进一步了解备案编制落实政策及组织程序,争取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严格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备案制编制落实取得新进展,“加速度”领跑争创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人才培养周期长、远水解不了近渴怎么办?襄州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侯俊表示:“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把高技术水平的专家请进来。”
2019年3月,襄州区人民医院引进正高级专技人才胡秀全。作为湖北省医学会生物工程学会委员、襄阳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以及襄阳市肾脏病质量控制专家组专家,胡秀全在我市开展肾穿刺活检技术,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5篇。他主编的《肾脏病诊疗手册》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目前主持襄阳市科研项目1项。
被引进后,胡秀全任襄州区人民医院肾病内科主任,组建了肾病内分泌科,开展了“肾穿刺活检技术”“腹膜透析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填补了襄州区人民医院多项技术空白。胡秀全年主刀大型手术100多台,科室年承接住院病患2000多人次、完成透析2万多人次。
据统计,2018年以来,襄州区人民医院先后引进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8人。在引进专家的指导下发展,该院骨科、重症医学科、烧伤科以及感染性疾病科等科室,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医疗技术实力大幅提升。未来,该院将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合作,引进博士专家,助力襄州区人民医院医疗技术实力再攀高峰。
展望前景,该院将建立引才优越环境,编制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快人才引进步伐,大力引进高端卫生人才,有计划、有目的引进一批国家、省级领军人才、省市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名中医以及市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完善“柔性引才”机制,积极建立与省内外知名医院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大力吸引知名医学专家、团队到襄州区人民医院举办学术报告、业务指导、疑难病会诊等;聘请省市级重点学科带头人,通过兼职、讲学、咨询、定期坐诊等多种方式进行技术合作;鼓励采取“团队引进”“科室帮建”等方式,协助、指导襄州区公立医院引进新技术、开发新项目,加快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努力实现引进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训一批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后备队伍建设,加大本科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力度,建立灵活的引人用人机制。
用心育人才,点燃动力“强引擎”
聚贤纳才,是医院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而厚植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肥沃土壤”,才能更好发挥人才支撑作用。
肾病内分泌科主任胡秀全作为引进人才,为襄州区人民医院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在培育人才方面,他也不曾落后。虽然科室人员紧张,胡秀全每年也要派人出去学习,人不够时他带头顶上。
2021年,杨君惠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和省人民医院学习14个月,迅速成长为骨干力量,后担任科室副主任;2022年,李欢到陆军军医大学学习一年,专攻内分泌疾病的规范化治疗;2022年,杨咪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专攻继发性高血压系统诊疗、糖尿病分型及诊断和肾上腺疾病的标准化治疗等,归来后把诊疗能力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专科护士蔡晓赟、赵世佳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省人民医院学习后,把学到的专科护理技能在全科进行培训指导。
在实战中锤炼,在磨砺中成长。作为科主任,胡秀全把所有诊疗方法和手术要领都毫不保留地教授给科室人员。“即使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不可能独自把科室做大做强。因此,我全力支持人才培养和诊疗技术的进步。我们不但要培养出内分泌专业学术带头人,更要让各个亚专业都要有带头人。”胡秀全说。
肾病内分泌科人才逐渐成长,只是襄州区人民医院培育人才、点燃动力“强引擎”的一个缩影。该院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
该院修订完善《在职人员攻读在职研究生暂行规定》《后备人才培养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建立梯次递进的人才队伍培养体系,鼓励在职人员提升学历;坚持把年轻干部的培养作为医院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从各个专业、各个层级发现和选拔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工作实绩突出的青年人才;坚持根据实际发展需求选派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优秀业务骨干,前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进行全脱产式进修。
2009年7月,襄州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引进时年27岁的齐晶晶。在襄州区人民医院积极培养下,齐晶晶累积相关经验,有了更宽阔的视野和更精湛的技术。2019年,她担任呼吸科主任,开科不到4年开展经皮肺穿刺、气道介入技术TBNA等新业务新技术近20项,填补该院许多空白,大大提升了诊疗水平和能力。
“建科以来,我们一直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以精湛的业务能力和良好的服务赢得患者良好口碑,且在全院保持了建科4年无一起医疗纠纷和事故的纪录。”齐晶晶说,2022年科室还参加全国PCCM评审,并顺利通过评审,被认定为荣获PCCM优秀单位。
在强有力的人才战略引领下,襄州区人民医院进一步提升了学科建设及医疗服务水平的“深度”和“广度”。该院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中青年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着力培养一批优秀中青年骨干;优化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提升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比例,鼓励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职称晋升,大胆起用优秀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逐步加大学历职称要素在中层岗位干部选拔任用的权重;完善全员培训教育制度,加强对临床医学、中医、康复、口腔、眼科、麻醉、影像等急需人员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卫生和教育资源、远程教育技术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短期培训教育活动。
用情留人才,把牢评价“方向舵”
安家补贴、生活补贴、“周末工程师”补助、在职学历提升教育补助、全脱产式进修补贴、学历特殊津贴、职称特殊津贴、职务特殊津贴……翻阅《襄州区卫生健康系统人才引进与培养实施办法(代拟稿)》,记者通过文件中的各种福利,感受到襄州区对人才的重视。
人才引进来了、培养了,还得留得住。给机会、给平台、给未来,才是留住人才的“必杀技”。
一方面,襄州区人民医院探索制定人才考核指标体系,以量化可控“看得见”的标准和实实在在“摸得着”的要求,推动实现人才考核指向明确、科学系统、公平公正;丰富考核方式方法,精准实施人才工作专项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纳入人才综合评价体系,作为评价实绩、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逐渐形成勇于担当、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人才工作氛围。
另一方面,该院积极落实晋升晋级,岗位设置更趋合理,推动全院编制人员岗位设置更趋合理,晋升晋级机制更加完善;对人才家属安置给出相关优惠政策,引进人才的配偶、子女、父母均可随迁来襄,配偶、子女均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此外,该院还加强岗位管理改革,根据上级规定的岗位设置权限、程序和结构比例、岗位等级等标准,推行岗位聘用制度;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持续优化医院薪酬制度,创新绩效激励办法,重点向关键和紧缺岗位、业务骨干和高层次人才倾斜,鼓励开展科研创新,落实科研绩效、成果转化等专项激励政策,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人才兴院”从来不会一蹴而就,只有久久为功,方能善作善成。襄州区人民医院补短板、夯基础,人才兴院取得一系列实效。
医院实力增强了。2023年,襄州区人民医院有效门急诊38.9万人次,出院4.6万人次,同比增长11.94%;手术1.55万人次,同比增长7.59%。
病人看病更方便了。人才兴院的成果最终落脚到群众受益上,越来越多的病患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有了更多更强的就医获得感、幸福感。
人尽其才百事兴。未来,襄州区人民医院将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人才兴院”建设,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襄州区委组织部带队赴宜昌、荆州等地考察学习卫生人才政策现行经验